体博相“蓉”:2024中国体博会全面开放参展报名通道!

来源:播报网|编辑: 点击: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这是李白笔下的成都。

历史苍苍十三城,体博之“第四十一章”——这是中国体博会昔日曾经书写的行业历史级辉煌。

回顾曾承办过中国体博会的十三座城市,除北京以外,成都是“唯二”的既举办过夏季展,又举办过冬季展的“双博之城”,是首个跨越了中国体博会“新旧全称”和“新旧标识”的举办城市,见证了中国体博会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里程碑阶段。

就在两年前——中国体博会组委会开启“1+N”战略元年的2021年,成都被选中为体服会的首发举办城市。如今,时间的齿轮仍在转动,在迈过“不惑之年”的第一个关键节点、展会重新恢复策展、办展正常周期,并由G、B端逐渐向C端“下沉”的重要结点,中国体博会再一次回归了成都。这就是中国体博会与成都之间难以间断的缘。

8月8日,值我国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之际,中国体博会与成都之间又双双完成了“大事件”:

一方面,中国西部地区首次承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成都大运会在这一天圆满闭幕,对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具有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2024中国体博会招展工作在这一天全面启动——如果说成都大运会点燃了成都市整体的体育氛围、促使全国运动爱好者热情高涨,那么2024中国体博会招展工作的启动,则是让全民对于新一周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加充满期待。

回望过去的二十几年岁月,似乎,中国体博会与成都之间注定是“缘起缘深”。

01

中国体博会与成都的“缘起缘深史”

众所周知,成都又被称为“天府之国”、“蓉城”,那么,到底为何中国体博会如此“心心向蓉”?这里面隐藏的潜在逻辑是什么?

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中国体博会将举办城市定档成都的那几届展会,恰逢中国重大经济战略调整的转折期。

1999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敲响,成都体育消费水平激增——中国体博会以“助你健康迈进21世纪”为主题,于第七届首次开启了与成都的“故事”;

2006年-2007年,中国体博会在成都一“待”就是三届,即两届夏季展、一届冬季展,从国内展正式走向国际,当时正赶上中国制造业“出海”的红利——正是在这夏与冬的交替后,中国迎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

图丨成都2011中国体博会捐赠仪式

2011年,时值“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体博会第五次定档成都——参展企业数量首次破千,使中国体博会历史上参展企业数量首次达到四位数,那届也是相较往届中国体博会举办活动数量最多、结构和内容最完整的一次;

图丨2021成都体服会开馆仪式现场

2021年,当“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到来时,当时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扩内需、促消费的战略格局形成——为了构建“以中国体博会为核心,多个系列专题展并举”的新格局,中国体博会组委会把成都作为了中国体博会第一个子品牌展会的举办城市。

02

西南市场建构起的“消费终端样本”

成都每一个发展脚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量,或许是因为创新和包容的发展理念,让这座城市得以始终与时代同行;作为年轻人最理想的栖居城市,成都更是一直保持着活力。西部城市之中,成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建设可谓是一顶一的模范样本。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817.5亿元,相比增长2.8%——跨越“两万亿”台阶,连续14年斩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并且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消费升级加快推进,本地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总体态势稳中有进。

图丨2023中国体博会政府展区,成都展团展位

另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成都体育经济、体育消费愈发强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进展显著。据《成都商报》报道,近年,成都积极培育自主品牌赛事,不仅助推成都马拉松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还培育出“一带一路”“天府绿道”“熊猫杯”“天府龙泉山”四大赛事品牌,更有以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为代表的职业体育赛事火爆全国。成都体育赛事国际传播指数现已位居全国第二。

与此同时,成都以营城为支撑,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全国第一,体育产业稳步增长——运动生活已成为成都公园城市的新标签、成都市民的生活新方式。


不得不说,成都打造出了一个典型的民众热爱运动、健身消费直线上升的“样板间”。结合中国体博会组委会希望展示地方优质资源,并联动各地政府携手并肩,从而启迪业界获得发掘全国各地体育经济、体育制造业增长引擎的新思路——移师成都简直是“不二之选”。

借助西南市场的辐射力,让各地体育城市在“有案可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体育特色——这是组委会选择将2024中国体博会定于成都所怀揣的一个愿景,而这样的景象一旦达成,大概率将达到久久为功的效果。

03

当政策利好加持天地人同力

除此以外,成都接连颁布的政策文件,也赋予了成都这座城市更多体育价值,让中国体博会组委会难以将视线从这座包容、现代化的体育城市上移开。

首先,去年底,成都市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强调,当前成都体育产业规模接近千亿,产业贡献度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引擎。下一阶段,将继续聚焦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战略目标,紧扣“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探索运用市场化、产业化手段推动体育赛事资源资产化、资本化,培育体育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矩阵,赋能体育产业建圈强链。

熟悉中国体博会的朋友们都知道,“体育+”一直是近几届中国体博会的战略主线之一,如此匹配成都培育体育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志向相投”的设定,也为2024中国体博会移师成都奠定了基础。

图丨《关于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其次,《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提到,要通过市民场地设施补短板、健身活动品牌推广、科学健身指导提升、优质体育产品供给培育、都市健身圈协同发展等五大行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这个角度来观之,2024中国体博会“相蓉”,也是践行政策要求的一次联合成都政府打响“中国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尝试。

正如此前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在2023中国体博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谈及移师成都的原因时表示:“成都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拥有2000万人的大市场,辐射整个西南。移师成都,不仅能带动成都的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而且能带动更多企业进入成都。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体博会而言,选择一座城市也是将这座城市的特色引入中国体博会,这是一个互相补足的过程。”

图丨《2023年成都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计划》

作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具有较强的体育消费市场活力与导向作用,大运会的召开,展露出了成都这座体育城市的年轻化活力,《2023年成都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计划》中提出的各项落实举措也足以证明:因为成都有一颗年轻的“心”并源源不断为之注入定力,让无数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慕名来到成都,推动成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受年轻一代喜爱的旅游城市。

结合2023中国体博会观众画像中的部分结论——中国体博会的观众人群正在逐渐向“新生代”人群转移,从观众构成的角度看,移师成都也符合中国体博会新时期的新定位之一。而且,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承担着四通八达链接西部地区资源的“桥头堡”角色,推进西部体育取得实质性进展,成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组委会选择再次将中国体博会举办城市定于成都,亦符合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

天时方面。防疫形势放开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稳步复苏,但整体经济形势仍面临较大挑战,扩内需、促消费依旧是一项重要任务。2024中国体博会借由厦门移师成都之举,继续拉动大众体育消费,带领企业开拓、掘金西部体育用品市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逐步回暖。在《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明确写到,将以成都为中心,协同德阳、眉山和资阳,共同构建联系紧密的成都都市圈,协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打造中国的“第四极”。由核心城市及外围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的“都市圈模式”,已成未来必然趋势。

地利方面。成都制造业水平先进,制造业集群实力雄厚,拥有涵盖38个大类、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之前,中国体博会组委会曾到访过多个省市,对当地的体育制造业集群进行走访——成都这里则汇集了几乎是整个西南地区众多制造实力雄厚的专精特新企业、新兴制造业,具有规模优势。加之有了2021成都体服会所积累的当地办展资源,以及组委会与成都政府多次合作所形成的的默契,中国体博会移师成都,无疑可以使中国体博会构建良好政企空间的平台作用得以更好地展现。

人和方面。成都当地居民体育消费意愿强烈,运动消费服务场景业态丰富,2022年,全市体育消费规模达到了578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出2700元。从供需结构的角度,第41届中国体博会定档成都,有望在招纳观众上有所突破,并受到成都市民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归根结底,体育用品制造业最终还是要落到“为民所需”这一点上。作为休闲体育城市和运动之都的成都,其居民的体育消费习惯也能普遍反映出大众消费者最普遍的体育消费特征,从而帮助各地政府、企业、行业从业者依照“民意”对下阶段行业展开战略规划和部署。

2024年5月23-26日,第41届中国体博会,让我们相聚成都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

※参展报名·温馨提示:

8月8日,2024中国体博会已经开放参展报名,敬请关注中国体博会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进一步了解展览信息。

 

标签: 中国体博会

为您推荐

资讯
扶贫
环保
科教
快报